本文摘自馬來西亞 中國報 2008/05/13 記者:涂素燕
按摩的感覺,因人而異,有人舒服得睡著,有人痛得大叫,有人痛並爽著,有人癢得直想笑,當然這也視乎做哪一種按摩,以及誰為你按摩而定。
按摩,固然是皮膚之間的接觸,但有一種稱為“養生主靈性按摩”的方式,不只深入肌肉、骨骼,還能觸及內臟和靈魂,許多接受過這種按摩的人都覺得,被按摩時,身體仿佛消失了,只剩下一顆敏銳的心。
◎在幫別人做『養生主靈性按摩』的過程,施術者如打一場太極或禪坐,經歷一趟靜心之旅。
◎有一半因病痛或神經衰弱失眠的人,在按摩者完成起手式后,會呼呼大睡起來。
◎傳統按摩講究的是力量和技巧,『養生主靈性按摩』講究的是觀念。
在我們的感官中,觸覺是最早啟動的功能系統,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里時,就已經能通過觸覺,感覺到媽媽的存在。
有機會的話,不妨摸一摸準媽媽凸出的肚皮,肚里的寶寶如果醒著,往往會踢踢媽媽,算是一種回應。
為了探究觸覺與情緒發展的關系,美國比較心理學家哈洛(Harry Harlow)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──“布媽媽VS鐵絲媽媽”。
他把一隻剛出生的小猴子與母猴分開,並提供這隻小猴子兩隻“代理母猴”,一隻是身上裝著奶瓶的“鐵絲媽媽”,另一隻是沒有奶瓶的“絨布媽媽”。
結果發現小猴子肚子餓時,會去找“鐵絲媽媽”喝奶,但是肚子不餓時,多半會依偎在“絨布媽媽懷里”,當有任何風吹草動,小猴子一感到緊張時,也會跑到“絨布媽媽”懷里躲起來。
比口語更有力量
觸摸,是一種比口語更有力量的語言,有時候一百句“我愛你”、“我關心你”,都比不上一個真誠的擁抱。
只是,並不是所有人都懂得觸摸的藝術,很多時候,我們善意觸摸他人,想表達關懷,可是卻像“鐵絲媽媽”,讓人感覺不適。
來自台灣的靈修老師林世儒,自幼就害怕與別人有身體接觸,從來不充許任何人接觸他的身體,或跟他勾肩搭背,就算好朋友也不例外。
為了改變自己保守害羞內向的個性,他抱著“置之死地而后生”的心情,參加一個按摩工作坊,卻從此愛上按摩。
林 老師說:“后來我發現,自己之前之所以抗拒別人碰我的身體,因為那種接觸太粗糙。”
經過多年的學習與摸索,以及長期對身心靈成長的追求,他對身體以及接觸,有了更深入的體驗,並在《莊子》以及《射藝中的禪》這兩本書里獲得啟示,設計出與傳統按摩方式、手法全然不同的“養生主靈性按摩”。
按摩,更貼近靈魂
觸摸的藝術,未必是與生俱來的,需要靠后天訓練。
《射藝中的箭》這本書的作者,德國哲學家奧根赫立格爾,在日本學習射箭時,從射藝認識了禪,有人從茶道領會禪、有人從書畫感悟禪, 林 老師則用按摩傳達禪。
許多接受過 林 老師為他們按摩的人,都會覺得這是個難忘的美好體驗,家族系統排列大師海寧格,更是形容這種特殊的按摩方式,貼近了他的靈魂。
就算因病痛或神輕衰弱而失眠的人,在半信半疑的情況接受按摩,幾乎有一半的人,在按摩者完成起手式后,會呼呼大睡起來,甚至有醫生將之應用在臨床上,並獲得極佳的效果。
接受按摩固然非常舒服和放鬆,然而,“養生主靈性按摩”奇妙之處,是不只接受按摩的人可以感覺到按摩者的照顧與關愛,幫別人按摩的人,在按摩過程中,也如打一場太極或禪坐,經歷一趟靜心之旅。
林 老師表示,按摩是一種工具,在幫別人按摩時,可以鍛煉覺知和觀照,深入自己以及重新使用自己的身體。
“所以這套按摩有個特別的地方,按摩結束后,按摩者要向接受他按摩的人深深的鞠躬,感謝他對你的信任,提供身體讓你鍛煉。”
講究觀念重組身心 林世儒老師說:“傳統按摩講究的是力量和技巧,‘養生主靈性按摩’講究的是觀念。”
聽起來很玄,但其實不難懂。
在《莊子》養生主篇“庖丁解牛”的故事中,庖丁宰牛的動作就像在跳《桑林》之舞,聲音像在奏《經首》之樂,抑揚頓挫、優美動聽,而牛卻不知道自己正在挨宰。
“養生主靈性按摩”就是這樣的一種按摩,接受按摩的人,就像庖丁刀下的牛,感覺不到自己是如何被宰的,但骨架卻不知不覺被卸下,等到結束時,不只骨頭已經重新排列,靈魂也可以得到重組。
庖丁宰牛之所以可以宰得如此出神入化,因為他是用心神和牛接觸,追求的是宰牛的道理,而不是技術。
大多數人認為按摩要做到精進,就要努力學習, 林 老師認為只對了一半,因為技術再好,也只不過學到了“肉”,就像普通的屠夫,還是在砍牛。
林 老師說,按摩要能做到庖丁宰牛的程度,就要把技巧丟在一旁,從靜心與愛下手,懷著愛與關心幫一個人按摩,功效就不只是肉體層面,可以深入到心理層面。
要訣學觸摸技巧 “養生主靈性按摩”,不只深入肌肉、骨骼,還能觸及內臟和靈魂。 觸摸的藝術,未必是與生俱來的,需要靠后天訓練。
很多人剛開始學習“養生主靈性按摩”,都會因為緊張、焦慮,太用力,而無法把愛和關懷傳達給接受按摩的人。
林世儒 老師指出,在我們日常的動作中,我們使用太多沒有必要的力量。同樣的,一些按摩者在幫人按摩時,可能會因為用力太大,造成對方疼痛與不適。
“所以在學習按摩之前,我們要先學習重新移動身體和使用我們的身體,這包括學習如何呼吸,用丹田走路,不要用腳走路。”
“養生主靈性按摩”除了熟練和流暢的手法,更重要的是把握“鬆、緩、輕、實、深”這5項要訣,如此就能得心應手地輕鬆施術,不為技巧手法所限。
林 老師有一套“貓爬”功法,透過一次次的爬行練習,可以幫助學員掌握“鬆、緩、輕、實、深”5項要訣。
“貓走路是非常輕巧優雅,反之馬、狗這類動物則花比較多力量走路。”
當我們能像貓一樣輕鬆優雅的移動時,就可以輕鬆優雅的為別人按摩,接受按摩的人會感到特別舒服。
按摩他人自己受益 “ 養生主靈性按摩”是一種工具,在幫別人按摩時,可以鍛煉覺知和觀照,深入自己以及重新使用自己的身體。
曾賽金的父親因為車禍腦部受傷,臥病在床7年之久。
由于長期臥床很少活動,結果腳掌腫脹變成黑紫色,好幾次還因循環不良引發併發症,必須送院求醫。
曾賽金在第4度參加“養生主靈性按摩”工作坊后,回去嘗試輕輕撫摸父親的雙腳,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,不斷來回撫摸按摩。
奇蹟竟然發生了,父親的雙腳竟然隨著他的手慢慢升直了,這是7年來,父親第一次升直腳睡覺。
因為捲曲睡覺壓迫住的腹部跟著解放了,連續幾天他都排泄兩三次,排出大量之前累積在體內的宿便,長期以來身體的搔養與不適也跟著慢慢痊癒。
這讓曾賽金信心大增,持續每週為父親按摩,一個月后,父親腳部的腫脹消失了。
在按摩過程中,她也學習到尊重與等待,每當接觸父親緊緊捲曲著的大腳指時,她就先停下來,用手輕輕貼在那裡,等父親放鬆以后,再輕輕按摩,慢慢的父親的腳指鬆動了,腳掌也放鬆,腳部可以舞動,然后膝蓋也活動了,整隻腳就完全動了起來。
當兩隻腳都按摩鬆了之后,父親總是安穩的睡著了。
|